嗨,大家好呀,这里是 「青柠炸机店」!
近期,威联通(QNAP)在NAS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:不仅推出了新款NAS硬件,更将一系列AI应用免费化,现阶段威联通是目前唯一一家将AI与NAS全面融合的厂商。对于任何一个期待着用AI简化数字生活的用户而言,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。青柠也不例外。
借此机会,青柠也是第一时间深入体验了威联通 MCP Assistant Beta
、Qsirch
。在说结论之前,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 MCP
⁉️
⚠️ 注意:如果你也想体验 MCP Assistant Beta 的使用与配置,点击这里!👈️
MCP不是什么,它是什么?
简单来说,可以把MCP
想象成给AI大模型装上的一个万能遥控器”或标准接口”。没有MCP之前,AI就像一个被关在信息孤岛里的天才,它能聊天、能写作,但无法直接操作你的电脑、查询你的数据库、控制你的智能家居。它的能力被严格限制在自身的知识和你输入的文本里。
而MCP的出现,就是为了打破这层壁垒。它定义了一套标准化的规则,让AI模型可以通过这个协议”,安全地连接到各种外部资源——比如你的文件系统、API接口、数据库,甚至是像Docker这样的应用服务。理论上,只要为某个工具开发了一个MCP服务器,AI就能通过MCP客户端”去调用和控制它。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
理解了MCP的宏大愿景后,再来看当前的 MCP Assistant Beta,这种落差感就变得尤为强烈。 感觉现阶段MCP Assistant Beta就像一个孩子,你能看到希望,但是你也不会指望他能帮你干些什么事情。
目前,MCP Assistant能做的事情,大多是一些非常低频且相对简单的任务,例如:
- 系统信息查询: “我的NAS用了多少空间?”、“CPU温度是多少?”
- 文件基础操作: “在‘照片’文件夹里创建一个名为‘2025年旅行’的新文件夹。”
- 简单的Qsirch搜索: “帮我找找去年关于‘项目计划’的文档。”
这些功能,不能说没用,但它们更像是AI能力的“开胃菜”。对于一个已经熟悉NAS操作的用户来说,打开QTS界面点几下鼠标,可能比唤醒AI、输入指令、等待响应要来得更快、更直接。这些任务,并没有触及我们使用NAS时真正的痛点。 我期待的,是那个“万能遥控器”能控制NAS那些真正有用的功能,而不是仅仅能开关电视。 既然底层是MCP这样一个强大的协议,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一些真正能解决高频刚需、能体现AI价值的工具?
我的期待:请给AI一些“脏活累活”
失望,源于期待。我对MCP的期待,不是让它成为一个“噱头”,而是成为一个“实干家”。我希望它能利用MCP协议的开放性,去啃那些最硬的骨头,去干那些我们不想干、干起来费劲的“脏活累活”。 以下是我最想看到的,基于MCP可以实现的功能,例如:
- “帮我看看现在NAS的哪些端口被占用了,分别是哪些程序在用?”
- “检查一下我的硬盘S.M.A.R.T.信息,如果有警告或错误项,请重点标出并解释。”
- “将我的‘xxx’ docker容器升级到最新版本。”
- “‘Plex’ 媒体服务器最近播放老是卡顿,帮我看看它过去一小时的日志,找出里面的错误或警告信息。”
- “列出我所有正在运行的Docker容器,并按CPU使用率从高到低排序。”
让新手用户,对NAS那些复杂的设置不再排斥,将用户从重复、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。它们才是AI在NAS上应该展现的“高价值”。
总结:请别让“先行者”变成“追赶者”
再次强调,威联通选择MCP作为「AI + NAS」的基石,是极具远见和魄力的。它没有选择闭门造车,而是拥抱了一个开放的未来,这值得所有NAS用户和科技爱好者为之鼓掌。它为NAS的智能化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画卷。
但是,还请优先开发那些能解决用户高频刚需、能真正分担我们工作量的工具。让AI去处理那些复杂的、枯燥的、需要专业知识才能完成的任务。当AI能帮我们轻松搞定端口占用、Docker运维、日志分析时,我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感叹:“「AI + NAS」的时代,真的来了!”
在那之前,MCP Assistant 对我而言,依旧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技术预览。我会持续关注,耐心等待,就像看着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,期待他早日学成归来,成为我管理数字世界最可靠的伙伴。 只是现在,我依然得亲手打开那个熟悉的命令行,或者,一次次地点击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菜单。希望这一天,不会太远。
因你更精彩
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营
